記得小時候每到這個季節,祖母和媽媽會讓我穿上我的黃色小雨鞋,帶我到田間、野地裡,遍地尋找鮮嫩可口的鼠麴草,知道那是為了掃墓祭祖而準備做成香噴噴的草仔粿,祭祖也祭小孩的五臟廟。

 

清明一到,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春季是機體生長的重要時期(陽氣升發),清明時節又稱踏青節,春遊踏青將有助陽氣升發,順應肝氣升發條達特性,此時生理機制也逐漸提升新陳代謝和血液循環,心肺功能也逐漸增強,幫助身體去除體內多於的積滯,調節中樞神經系統,使肌肉、筋骨變得更加矯健靈活。

 

因此人類生活因季節養生漸漸發展出的文化,便是在清明時節藉由掃墓順便踏青,再順便在草地裡尋找順應春季養肝的藥草或野菜,例如魚腥草、雷公根、鼠麴草、艾草、仙草等。

 

俗話說“清明亂穿衣”,說的是清明節前後,因為氣候變化多端,早晚溫差大,多變的天氣容易使人受涼感冒,如支氣管炎、慢性鼻炎、過敏;此時又是許多皮膚病的多發季節,濕疹、尋麻疹、搔癢等,因而要認真注意天氣變化,增減衣服,以及盡量少出入公共場所,這時期應該準備一件可以隨便穿脫的外套。春季養肝,但肝氣太旺可能傷脾胃,所以也要注意平息肝風、滋肝陰,到了下午15:00過後覺得燥熱者,建議可以用紫蘇葉、芫荽葉、羅勒、薑黃、莪述、蒟醬葉精油,舒緩脾胃氣滯、胸悶、嘔惡,而辛溫發散的特性還可以防春季溫差大而招受風寒濕邪引起的感冒。

 

Ayrvreda提醒要注意肝膽保養,因為此際是Kapha和Pitta的交替之際,水與火在身體內若失去平衡,如有濕氣而此時又熬夜或多時燥熱性飲食,導致火的能量發展過快,身體產生濕熱的環境,而將過去瀦留體內來不及代謝出去的髒水煮熱,髒水的水蒸汽也是髒的,在此季節因肝風擾動周遍全身,濕疹就在此時好發了。同時若肝氣(火能)過旺會影響食物消化吸收,造成情緒失調、氣與血運行不暢,也影響內分泌系統,有些女性在這季節的PMS也特別明顯,情緒特別容易暴怒,經期或經痛、或腰痠、或頭疼,從而引發各種症狀、疾病。

 

漢醫養生常言道:「春氣者,諸病在頭」,因為大地回春生命衍生發展、生氣勃勃、陽氣為上,所以病在氣者徵狀在頭,病在經(血)者別下項(頸部)也,所以要注意容易出現頭痛、昏眩,以及慢性支氣管炎,也要可能因為肝氣過盛而引起高血壓。

 

有血熱症食物以清淡為宜,並應多吃新鮮蔬菜,如菠菜、萵苣、芹菜、蘿蔔、白菜,有濕疹者忌食蔥、薑、蒜、韮等熱性好發食物,容易滯留水分的甜食、麵粉製品有要避免,而寒虛者,春天則可多吃韭菜等可溫補陽氣的食物,利於春夏養陽之順。春天是行動的季節,這時候海底輪和臍輪的鍛鍊很重要,海底輪是行動力的根基,而臍輪能展現體力支持行動,眼鏡蛇式、拜日式都是基礎練習,腿腳的保暖與保養非常重要。

 

「清明時節雨紛紛」氣候環境的潮濕,也容易引發下半身的溼氣代謝不了,不適合薑精油等熱性精油的人,可以用絲柏、檸檬香茅、玫瑰天竺葵、雪松、杜松等來代謝身體濕氣,濕疹容易復發的體質,非常建議用澳洲藍絲柏。

 

皮膚系統:平衡皮脂分泌,舒緩問題皮膚,基礎油用黑種草油可以助消炎,發疹期間應多喝溫熱開水,咖啡、濃茶要忌口,保持排便順暢,此兩種配方都是需要全身淋巴按摩。

 

濕疹:玫瑰天竺葵10d+德國洋甘菊10d+澳洲藍絲柏5d+茶樹5d=5% / 30ml(塗抹精油前可先用洋甘菊純露濕敷患部)

 

尋痲疹:芫荽葉5d(幫助發疹排毒)+小荳蔻10d+歐芹籽5d+德國洋甘菊10d=5% / 30ml

 

患部皮膚發癢時:野薄荷+玫瑰天竺葵+德國洋甘菊+百里醇百里香=10% 局部使用

arrow
arrow

    O'SUN Aro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