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夏天因為重養心,建議要增加酸為食物,減少苦味,立夏以後氣溫逐漸增高、雷雨增多,環境中的高濕高溫容易讓人身體裡外皆濕氣重,是皮膚的各種問題發生的季節,如:搔癢、濕疹、過敏性皮膚炎等,建議可以多吃點生薑、咖哩香料可以疏通皮表毛孔去濕,島嶼女巫最常提醒大家的是,要保持皮膚調節體溫和濕氣的方法就是,要經常保持毛孔的的暢通,而代表精油就是薑黃、荳蔻、芫荽葉、薄荷…,而薑的使用是為了提升脾的氣,在Ayurveda是指提升消化系統的火,身體的火能量升高一點,代謝率提高,身體的體溫就容易藉由呼吸(肺呼吸、皮膚呼吸)將過高的熱能代謝出去,同時也將過多的水氣蒸散出身體外,如此便不容易有皮膚方面的問題;但是辛香料食物不宜過度,以免反而造成毛孔閉塞,汗水流不出來,特別是辣椒。

 

因為夏天天氣熱,食補要『清補』(不喝冰品飲料、忌重口味、辛辣、避免燒烤油炸)注意補充水分,四神湯適合夏季食用,當中的芡實、茯苓、蓮子、薏仁都是很適合夏天利健脾濕的且又容易消化,都是可以利濕消水腫的好食物。增酸可以吃些山楂、桑椹、楊梅、木瓜、番茄、綠色蔬果,以及深海魚等食物以保健心臟。

 

 

夏天因為天熱植物繁盛,在Ayurveda的典籍裡特別提到,初夏一直到盛夏,植物的能量有利於心臟的活動,夏天是Pitta火的能量人們情緒容易像火一樣容易被挑起而煩躁不安,養心要特別留意避免暴跳如雷得盛怒,我講課時最常講的笑話,就是鄉土劇最常出現的情節,一個脾氣執拗年長的了頑固董事長,在家裡被孽子忤逆,氣到心臟病發腦中風而即送ICU,以能量學而言綠色植物可以緩和過剩的火能量,保持愉快的心情,夏季可以多進行森林浴,若沒空出遠門也非常建議在陽台上種植一些香草植物,像是薄荷、香茅、艾草、檸檬、迷迭香等,待一個月後端午節到時,這些香草植物就可以派上用場囉~

 

「春夏養陽,養陽重在養心,養心重養血」

立夏此時天氣逐漸炎熱萬物繁茂,人們的生理狀態也隨著地球能量循環而改變。夏季與心氣相通,有利於心臟的活動(減重者,這是一個提升代謝率的好時機喔!)。

 

養心首要養血,隨時追蹤島嶼女巫臉書的朋友們,若記得島嶼的提醒,在夏季之前的春季能早睡將肝養好,那麼立夏開始的五月一直到七月這段期間,Ayurveda的季節稱之為Grishma,這個季節要注意血液保養,將提升血液的品質,肝臟是血液的水庫,當夜晚的Pitta時辰(22:00pm~02:00am)血液回流到肝臟進行過濾回收膽汁,肝很努力的工作將血液進行初步淨化,保持好的睡眠品質,而接下來就有良好的血液品質來維持心臟運作。

 

這個季節的養血方式並非促進、激勵骨髓造血功能,而是避免三高發生(高血脂、高膽固醇、高血壓),這時適合使用的精油有:冬青、迷迭香、青檸葉、甜馬鬱蘭、洋甘菊、艾、印蒿、依蘭、山金車、永久花、百里香、牛膝草、聖約翰草、紅香桃木、穗甘松、天竺葵、茉莉、玫瑰等。

 

 

養血(不是補血喔~)建議配方:

 

Kapha:紅薑5+迷迭香5+印蒿4+穗甘松4+山金車2=10ml

 

Pitta:甜馬鬱蘭4+迷迭香4+印蒿4+穗甘松4+青檸葉4=10ml

 

Vatta:莎草4+迷迭香4+印蒿4+穗甘松4+快樂鼠尾草4=10ml

arrow
arrow

    O'SUN Aro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