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大家的認知是今天是元宵節那是後來的說法,而台灣人稱今日為上元節,元宵---顧名思義就是在上元節的晚上,上元節晚上要做什麼呢?就是掛燈祈福,上元節在漢朝以前的上古就已經存在,古人有祭天、祭地和祭水的儀式,而祭天、地、水的儀式則發展出三元節祭拜三官大帝的科儀文化,分別為天官掌其天府之統,掌眾生善福惡禍之籍、諸神仙升降之職,地官掌其九地十方,四維、五嶽、八極,考察眾生禍福核男女功過之籍,掌管所有山脈、土地,水官掌其江、河、海皆水域萬靈,掌死魂鬼神之籍,錄眾生之功過。

 

三元節,就是「三官大帝」的誕辰,民間各有慶典法事。天官生日乃上元節舉行祈福法事、地官生日為中元節普渡孤魂、水官生日即下元節,請神明為運勢不好的人消災解厄。上元一品天官賜福,中元二品地官赦罪,下元三品水官解厄。而今天凌晨我和家人也是沐浴更衣一起在大廳中祭拜天公和上官大帝,一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二祈福家人平安喜樂,三祈求個人心願達成。

 

在研究印度醫學的過程中,我經常發現人類的文化其實存在許多重疊的神話故事,上元節在印度文化來說也是一個重要的節日,在印度傳統曆法中春天的第一個滿月日稱之為Magha Purnima,Purnima在梵文中是指滿月,印度在幾乎在一年的所有滿月,都會進行宗教和精神儀式,其中Magha Purnima是最吉祥的滿月日。

 

在這一天,成千上萬的印度教徒在恆河畔沐浴,在這一天舉行了稱之為“Kumbha Mela”和“Magha Mela”的儀式,教徒紛紛湧入各地寺廟舉行儀式。其中裝飾精美的Meenakshi和Lord Sundeshwara的偶像被安裝在花車上。 Magha Purnima對佛教徒而言也具有特殊的意義,據傳釋迦牟尼佛在這一天對著弟子宣布即將涅槃。

 

沐浴潔淨、洗淨煩惱

 

印度教在Magha Purnima這天必須早起,並在日出之前進行神聖沐浴。對於不能在聖河裡沐浴的人,也可以在家中通過將Gangajal(來自恆河的水)混合在浴盆中沐浴,在聖潔沐浴儀式後開始準備法會及供品。Magha Purnima禮敬供養毗濕奴和哈努曼(猴神),毗濕奴被視為最有福氣和幸運的神。

 

 

奉獻者在晚上參觀寺廟,並滿是敬意的進行Satyanarayana Puja儀式,這是對毗濕奴的特有禮拜,意為“最高的存在真理的體現”,意味著為了健康、財富、繁榮、富裕、教育的祈福儀式,另外對於事業、職業發展的順利和成功的祈福,婚姻、家庭幸福,孩子的命名等均可祈請祝福。主的是用香蕉葉、檀香膏、肉豆蔻、檳榔、蘿蔔和水果,鮮花則以萬壽菊、茉莉花來貢獻。

 

在Magha Purnima這天禁食也被認為是有益的,方式是在白天禁食直到晚上祈福儀式結束,把祈禱和願望送達月亮之後才開始進食,通常一天只允許一餐。

 

 

交換禮物分享財富

 

儀式之後以衣服、食物、穀物、酥油、粗糖和水果佈施,現代的印度在孟買、新德里等現代化的都市,有些有財力的富人也會在這一天捐款給需要的人,而同時這一天也是印度親朋好友、鄰居互贈禮物的一天。在印度教的經文中,認為在整個Magha月份都在佈施直到下個滿月的到來,是非常吉祥的。而在一些地區,祭祀祖先的儀式也在Magha Purnima舉行,目的是為死者的靈魂祈求寧靜和和平。

 

因此,綜合漢文化的上元節以及印度的Magha Purnima滿月節的習俗、儀式,這一天無論如何就是要『沐浴祈福』,而真正的意義的福氣的祈請儀式,應該就是要存有『分享』概念的佈施,而真的的福氣是心中沒有煩惱,心中無煩惱才是心靈的寧靜與和平。

 

 

春天第一個滿月心靈配方:

 

用這個配方練習心輪,觀想著分享,分享喜悅、喜悅隨之而來,分享寧靜、煩惱隨之而去。這是祈福讓心靈寧靜的配方,這配方要稀釋在基礎油上,以塗抹的方式使用~主要塗抹部位在膻中穴。

 

檀木4滴+穗甘松50% 1滴+橙花50% 1滴+肉豆蔻50% 1滴

 

檀木8滴+穗甘松 1滴+橙花 1滴+肉豆蔻 1滴

arrow
arrow

    O'SUN Aro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